首页>>法治资讯>>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法治资讯

上海楼市魔幻分化:核心区涨上天,郊区跌成狗,房价还能涨吗?

时间:2025-07-05 10:57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洪梅律师获悉

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一幕“奇幻现实剧”:徐汇滨江某新楼盘的开盘价已超过16万元每平方米,引得众多购房者彻夜排队抢购;与此同时,金山某住宅区的二手房挂牌半年无人问津,即便房东降价20%也难以成交。这种“市中心房价飙升,郊区房价暴跌”的现象,让众多人感到困惑:上海的房价是否还能持续上涨呢?

一、核心区凭什么逆势上涨?

1. 土地稀缺性加剧

2025年第五批次的土地拍卖活动中,杨浦区的一处纯住宅用地,其楼面价格激增至每平方米9.55万元,溢价率高达30.79%。核心区域土地供应急剧减少,2024年的出让面积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超过50%,而新房的库存去化周期已经缩短至仅仅6.4个月。在徐汇滨江、大宁等区域,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新房的预期售价已经攀升至每平方米16至20万元,出现了“地价高于房价”的现象。

2. 高端需求集中爆发

5月份,上海新房的平均成交价格超过了每平方米9万元,刷新了历史记录,10万元以上豪宅的占比高达25%。华为在青浦的科研中心迎来了首批3000名高学历人才入驻,这一举措使得周边的房租从原本的每月2000元激增至5000元,甚至出现了毛坯房直接出租的现象。这样的高收入人群对价格并不敏感,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稀缺资源,进而推动了核心区域的房价在逆势中持续攀升。

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临港新片区实施了“工作满一年即可额外购买一套住房”的政策,并赋予人才住房优先选房的权利,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科技人才前来安家。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上海新增落户人口同比增长了1.8%,其中,由居住转户籍的人口比例超过了人才引进的比例,人口的持续增加为城市核心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购买力。

二、郊区房价为何跌跌不休?

1. 供应过剩与需求断层

奉贤、金山等偏远地区的住宅库存消化周期已超过18个月,个别楼盘甚至遭遇了“零成交”的情况。在2024年上海的土地出让活动中,远郊地块的占比超过了60%,然而,由于配套设施的滞后,频繁出现了“鬼城”现象。以临港某楼盘为例,尽管该楼盘已经交付三年,但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尚未完善,二手房的挂牌价格甚至比开盘价下跌了15%。

2. 租赁市场冲击

2025年,上海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28万套,市区租金较上年同期下降了8%至12%,即便是老式老公房降价15%也难以吸引租客。年轻家庭对租赁市场的需求增加,使得郊区二手房市场陷入流动性危机。以宝山区某小区为例,10年房龄的两居室挂牌价从400万元降至320万元,但前来咨询的看房者却寥寥无几。

3. 产业空心化效应

陆家嘴金融业的影响力扩散至前滩地区,静安寺商圈逐渐向苏河湾转移,导致传统中央商务区的居住需求有所下降。在黄埔区,白领合租的比例从65%下降到了48%,这一变化进一步加剧了对郊区购房需求的压制。与此同时,青浦、松江等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由于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实现了“职住平衡”,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

三、未来房价的关键变量

1. 政策松紧度

2025年,房贷利率已经下降到了前所未有的低点——首套房贷利率为3.05%,二套房贷利率为3.45%。如果未来继续降低利率或者放宽购房限制,很可能会激发出投机性购房的需求。然而,关于房产税试点的扩大范围预期——据网络传言,人均40平方米以下将免税,税率设定在0.3%至0.7%之间——这又给房地产市场施加了紧缩的约束。

2. 经济复苏力度

一季度,上海市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幅达到4.6%,然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出现了1.1%的下滑,这反映出消费者购买力可能存在一定的担忧。如果经济回暖的速度未能达到预期,那么改善型消费需求可能会出现缩减,进而导致核心区域的房价失去其支撑点。

3. 城市规划落地

南汇线(两港快线)预计在2025年年底开通,届时从临港新片区到市区的通勤时间将缩短到40分钟,这或许会推动该区域的房价回升。然而,我们必须对短期内房价的炒作风险保持警惕,比如崇明区在6月份新房价格就曾激增26%,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个别新楼盘的入市引发的,其不具备长期稳定的增长潜力。

四、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1. 刚需族:抓住窗口期

核心区的小户型依旧被视为抢手货。以杨浦新江湾城的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为例,近三年来其房价上涨了35%洪梅镇律师,同时租金回报率保持在2.5%的稳定水平。因此,推荐优先考虑地铁沿线以及教育资源密集的区域,并尽量避免购买郊区的“睡城”。

2. 改善族:置换要果断

借助现有政策优势,应迅速出售城郊年代久远的住宅,以换取市核心区质量较好的次新房。以闵行区的古美板块为例,2018年建成的小区东莞洪梅律师,其二手房挂牌价在2023年上涨了12%,相较之下,金山区的另一小区同期则下跌了8%,这种置换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

3. 投资者:聚焦结构性机会

临港新片区以及青浦华为研发中心周边地区,包括西岑科创园等,被视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然而,在关注其发展前景的同时,还需留意产业项目的落地情况。据规划,到2025年,该区域将新增约50万平方米的配套商品房。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意味着丰厚的回报。

结语:分化时代的生存法则

上海房地产市场已远离全面上涨的阶段,未来走势将表现为“市中心区域稳步上升、远郊区域持续小幅下跌”的特点。面对这一变化,普通购房者与其过分关注房价的波动,不如着眼于自身的实际需求:对于有购房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和教育资源;改善型购房者则需关注房屋的品质和独特性;而投资者则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归根结底,房产的价值始终由“地理位置+稀缺性+人口流动”这一核心要素所决定。您对上海房价未来的走势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洪梅 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