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法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全国降温引发低温津贴热议:户外

时间:2025-01-05 20:03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洪梅律师获悉

随着全国大幅降温,“低温补贴”的实施再次引发热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户外工作者对政策不了解,一些地方补贴标准不明确,都是“低温补贴”难以落实的原因。

“实施低温补贴不仅是经济福利问题,更是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问题。”北京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鹏1月2日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2023年12月11日,北京朝阳区街道上,环卫工人正在清除路面积雪。刘静怡 摄

多地出台“低温补贴”政策

1月2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山东、辽宁多地的快递员、外卖员和环卫工人。他们均表示不了解相关政策,也从未领取过低温补贴。 “没有低温津贴,我也不知道有这样的津贴。”

根据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级》,工作环境平均温度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环境为低温作业环境。长期在寒冷天气下工作,容易导致冻伤、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2015年,我国将“低温”列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今年入冬以来,全国气温下降,北方多地气温降至5摄氏度以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户外工作者,如快递员或外卖员,每天在户外工作8至10小时。 “夏季有高温补贴,每月180元,共三个月,但没有低温补贴。”北京一位快递员告诉记者。

200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最低工资规定》中提到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低温津贴东莞洪梅律师,但全国范围内尚未出台详细规定。我国北方多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洪梅镇律师,明确地方低温补贴标准。

例如,2021年,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哈尔滨市寒冷季节户外劳动保护条例》,明确12月至次年2月,为户外作业人员提供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低温补贴200元。

同年,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全省高低温补贴标准》,规定用人单位安排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从事低温户外作业的, ,且连续工作超过4小时(含4小时)的,应当向工人发放低温津贴。低温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发放期限为3个月。

官网截图

重视不够、规定不明确、低温补贴落实困难

专家表示,低温补贴之所以难以落实,与缺乏强制性、详细的规定有关。王鹏指出,目前,国家层面尚无关于低温补贴的强制性规定,导致各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执行依据。同时,具体的规定也缺失。例如,哪些行业、哪些工种应当享受低温补贴,补贴标准如何确定等,目前尚未明确。

“无论是高温津贴还是低温津贴,都是针对特定工作环境的补贴,应该单独发放。”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华为红梅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邓立强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与高温津贴相比,低温存在地区、温暖环境和人群适应性的差异。”此外,低温环境下的个体往往可以通过服装等得到保护,因此,在制定低温作业禁止性规定时影响因素较多,而对于低温补贴,更是缺乏重视。

在王鹏看来,低温补贴的落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低温补贴发放的标准、范围、时间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应对,制定细则和监管措施,确保低温补贴能够真正兑付。 。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让户外工作者了解自己的权利,让企业和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为寒冷冬季的户外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保护和照顾,是我们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王鹏说道。

洪梅 镇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